钻孔的技巧有哪些

技术小编 4023 0

  钻孔是钳工的操作技能之一。在实际生产及钳工技能竞赛中, 在普通台钻上完成高精度孔距的加工及测量却是难点。


  只有孔距尺寸精度达到IT6,才能满足装配后的互换性要求。钻孔后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6.3~12.5μm,普通扩孔为Ra=3.2μm,精扩孔为Ra=1.6μm,而铰孔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a=0.4~1.6μm。所以,加工出精密孔距的前提是,孔必须采用精扩或铰孔。


  以技能竞赛钳工实作试题为例,如图1所示,V形板要求可以翻面装配,六方要求60°旋转装配6次。底板与V形块上孔距要求为50-0.010mm,并且配分较高。若要达到装配要求,就要求钳工能加工出的孔到孔、孔到边的距离精度达到IT6。下面就具体加工方法进行介绍。


1.jpg

图1 技能竞赛钳工实作试题


1. 两孔之间的距离控制


  (1)量棒校正钻孔法(见图2)。在工件上划出孔的中心线,装夹好工件,按线先钻铰好第一个孔,在加工好的孔上插入量棒(精密销),钻夹头上再装夹另一根量棒,通过用卡尺或千分尺测量两根量棒件的距离,调整好平口钳位置后,用压板压紧后再钻铰第二个孔。此方法的优点是辅助工具简单、效率高,但达到精度要求的概率只有70%左右。


2.jpg

图2 量棒校正钻孔法


  (2)平移量块钻孔法(见图3)。将平口钳用压板固定,装夹工件时,在工件和挡板之间放上要求孔距的量块,钻铰好第一个孔口后,取掉量块,将工件平移并与挡板靠近后钻铰第二个孔。此方法的特点是效率高,达到精度要求的概率为90%。


3.jpg

(a)

(b)

图3 平移量块钻孔法

1.压板 2.挡板 3.工件 4.量块


  (3)修孔、扩孔加工法。操作时, 按线钻出比要求孔径小2mm的孔,测出孔距,如图4所示,测量后实际孔距为49.8mm。实际值比理想值小0.2mm,用圆锉修锉其中一孔的一侧,只需将孔外侧锉去0.4mm,保证修锉后的椭圆孔与另一孔之间距离为50mm。对两个孔进行扩孔后再次测量孔距,如此反复,直至孔距符合50-0.010mm要求。此方法的特点是,达到精度要求的概率高达99%,但效率较低。


5.jpg

图4 修孔、扩孔加工法


2. 孔到边之间的距离控制


  (1)以边找孔法(以边做基准,通过修孔保证孔到边的距离)。按线加工好孔(比要求孔径小2mm)后,测量孔到外形的距离,如在公差值内,即可进行扩、铰孔。如超出公差值,进行修孔,保证修锉后的椭圆孔中心到工件外形之间的距离在公差值内,即可进行扩孔、铰孔。此方法的特点是,效率高,但成功率稍差。


  (2)以孔找边法(以孔为基准,通过修边保证孔到边的距离)。按线加工好孔(保证孔到边有足够余量)。通过修锉工件外形来保证孔到工件外形之间的距离在公差值内。此方法的特点是,效率低,但成功率很高。


3. 孔距的测量方法


  测量准确是加工高精度孔距的前提,现就几种测量方法进行介绍。


  (1)卡尺同一基准测量法(见图5)。为避免由于孔径误差造成孔距的测量误差,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测量:两次测量都以左侧边(面)为基准,两次测量数值相减即为两孔间距。此方法的优点是,只要两孔是一把钻头加工,即可不用考虑孔径大小就能量得精确的孔距数值,测量效率高。


6.jpg

图5 卡尺同一基准测量法


  (2)量表、量块测量法(见图6)。用量块与杠杆百分表配合,通过比较法,分别测得两个孔到同一边(面)的距离,两值相减后即为孔距。此方法测量精度高,但操作相对复杂,效率较低。


7.jpg

图6 量表、量块测量法


4. 结语


  操作者要根据孔的精度要求、加工时间要求以及现有的工量具灵活选择使用哪种加工方法,或者几种方法综合使用。以上方法可供在实际生产中或者技能大赛中的钳工参考。

-End-



?本文发表于《金属加工(冷加工)》2017年第9期43-44页,作者: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工模具分厂 薛金良 刘希锋 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