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数控车床的G代码大全,三菱数控CNC这些G代码都是什么意思?
技术小编
29282
代码解释 |
|
英制指令/公制指令转换(G20, G21) |
1. 格式 G20 ∕ G21; G20: 英制指令 G21: 公制指令 2. 功能及目的 可用G20/G21 指令来切换英制指令或公制指令。还可同时切换设定、显示单位及手轮进给单位。 3. 详细说明 G20, G21 只可切换指令单位,不可切换输入单位。 另外,G20, G21 的切换只对直线轴有效。对回转轴无效。 (例)输入指令单位和G20/G21 的关系(小数点输入型式1 状态)。
|
G00 快速进给 |
1. 格式 G00 Xx/Ux Zz/ Ww; x, u, z,w 表示坐标值。
2.机能及目的 此指令伴随坐标名称,以现在位置为起始点,坐标名称所表示的坐标为终点,以直线或非直线之路径作 定位。 3.详细说明 (1) 一旦给予这指令,这G00 模式一直保持有效,直到01 族群的G01, G02, G03, G33 指令出现,才更 改G00 的模式。因此,假如次指令也同样是G00,则只需指定轴地址即可。 (2) 当在G00 模式中,每一单节的起点和终点,必须做加速或减速;因此,在操作下一单节前,必须 确认现用单节的指令为0,并确认加减速回路的轨迹误差状态。定位幅宽度由参数设定。 (3) 09 群的G 功能 (G83~G89) 用G00 来实现取消 (G80)模式。 (4) 刀具的路径为直线还是非直线可用参数来设定选取,定位的时间不改变。 (a) 直线路径︰同直线插补 (G01),速度受到各轴的快速进给速度的限制。 (b) 非直线路径︰分别由各轴的快速进给速度作定位。 (5)在G 码后面没有数值时,作为G00 处理。 4. 举例
 (注1) 参数 #1086 G0 Intp = 0 时,定位中的刀具移动路径为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定位速度在各轴 速度不超过其快速进给速度范围内为获取最短分配时间自动计算而得到。 (例如) X 轴与Z 轴的快速进给均为9600mm/分时 G00 Z-300000 Y400000; (输入设定单位0.001mm 时) 依照这程序,则刀具路径如下图所示。 
(注2) 参数 #1086 G0 Intp 设定为1 时,从起点到终点,刀具移动路径是依各轴快速进给速度移动。 |
G01 直线插补 |
1. 格式 G00 Xx/Uu Zz/Ww αα Ff ;(“α”是附加轴) x, u,z,w :显示坐标值。

2.机能及目的 该指令与座标语和进给速度指令一起,使刀具以地址F 指令速度在现在位置与座标语指定终点间直线移 动(插补)。但这时地址F 指令作用为进给速度通常以工具中心进行方向的线速度。 3.详细说明 一旦给予这指令,这G01 模式一直保持有效,直到01 族群的G00,G02,G03,G33 指令出现,才更改G01 模式。因此,假如这些指令也同样是G01 且进给速度不改变,则祇需要指定座标语和值即可。最初的 G01 如没有F 指令,则程序错误(P62)。 回转轴的进给速度用度/分(小数点位置的单位)指令(F300=300 度/分)指令。 09 族群的G 功能 (G70~G89),可用G01 指令来取消 (或G80)。 4. 举例
 |
G02/G03 圆弧插补 (G02/G03) |
1. 格式 G02 (G03) X x/ Uu Zz/Ww Ii Kk Ff ; G02 :顺时针旋转(CW) G03 :反时针旋转(CCW) Xx/Uu :圆弧终点坐标,X 轴(X 为工件坐标系之绝对坐标值,U 为从现在到目标之增量值)。 Zz/Ww :圆弧终点坐标,Z 轴(Z 为工件坐标系之绝对坐标值,W 为从现在到目标之增量值)。 Ii :圆弧中心,X 轴(I 为圆弧起点到中心之X 轴坐标的半径指令增量值)。 Kk :圆弧中心,Z 轴(K 为圆弧起点到中心之Z 轴坐标的增量值)。 Ff :进给速度 圆弧中心坐标值通过输入设定单位进行指令。对使用不同输入指令单位的轴的圆弧指定需多加注意。为 了避免混淆,请使用带小数点进行指令。

2.详细说明 (1) 这G02(G03)模式一直保持有效,直到01 族群的G00、 G01 或G33 出现,才改变G02(G03) 的模式。圆弧的旋转方向用G02,G03 来区别。 G02:CW (顺时针方向) G03:CCW (逆时针方向)  (2) 多象限的圆弧,可用一个程序段指令。 (3) 圆弧插补,需要下列信息。 (a) 旋转方向………………………… 顺时针(G02),反时针(G03) (b) 圆弧终点坐标…………………… 用地址X, Z, U,W 来表示 (c) 圆弧中心坐标…………………… 用地址I, K 来表示(增量值指令) (d) 进给速度………………………… 用地址F 来表示 (4) I,K 或R 没有指定时,会产生程序错误。 I,K 为圆弧起点到圆中心的X 轴和Z 轴之距离,要注意其正负符号。 (5) G2/G3 模式中,不能使用T 指令。 在G2/G3 的模式中指定T 指令,则产生程序错误(P151)。
3. 举例
 G17/G18/G19平面选择(G17/G18/G19)1.格式 G17; G18; G19; I, J, K 各表示各全基本轴或对应的平行轴。  等导程的螺纹切削(G33)1.功能及目的 G33 指令执行主轴旋转同期刀具进给控制,因此可执行等导程的直线螺切削加工、斜螺纹切削加工和连 续螺纹切削加工。  
2.格式 G33 Zz/Ww Xx/Uu Ff Qq ; (普通螺纹切削指令) Zz, Ww, Xx, Uu :螺纹的终点地址及坐标值 Ff :长轴(移动量最多的轴)方向导程 Qq :螺纹开始的偏移角度(0.001~360.000°)
G33 Zz Ww Xx/Uu Ee Qq ; (精密螺纹切削指令) Zz, Ww, Xx, Uu :螺纹的终点地址及坐标值 Ee :长轴(移动量最多的轴)方向导程 Qq :螺纹开始的偏移角度(0.001~360.000°)
 |
同期进给/非同期进给(G94, G95) |
1.功能及目的 G95 指令时,用F 码来表示每转进给速度的指令,使用此指令时,必须在主轴附加一个旋转编码器。 2.格式 G94︰ 每分钟进给 (mm/分)(非同期进给) G95︰ 每转进给 (mm/转)(同期进给) G95 指令为一持续有效模式,直到用G94 指令(每分钟进给)来改变。
2.详细说明 (1) F 码指定的范围,如下所示。 同期进给(每转进给)为用F 指令指定主轴1 转的移动量。这指令的范围如下表所示。
 (2) 每转进给的实行速度(实际机械移动速度),如下式(式1)所列。 FC=F × N × OVR……………(式1) FC :实行速度(mm/分,英寸/分) F :指令速度(mm/转,英寸/转) N :主轴/回转转速(r/min) OVR :切削进给速度调整 式1 所示FC 为实行速度,如有多轴同时指令时,FC 为各轴的合成量。 (注1) 在设定显示单元画面上”位置显示”画面,FC 为实行速度(mm/分或英寸/分),是 由指令速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调整转换成每分钟速度而成的。 (注2) 以上述的实行速度如超过切削进给的锁定速度时,在锁定速度被锁定。 (注3) 执行同期进给时,如主轴转速为零,则会出现操作报警“ 105 ”。 (注4) 在机械锁住高速加工时,这速度为240,000 mm/分(或9448 英寸/分;240,000 度/分), 和主轴转速及指令没有关系。 (注5) 在空运转时,为非同期进给,由外部来设定速度(mm/分或英寸/分)。 (注6) 当电源开启时或执行M02 及M30 指令时,为非同期(G94)或同期(G95)的进给由参 数”#1074 I-Sync”来设定。
|
螺纹切削 (G33, G34, G76, G78) |
在螺纹切削模式(G33, G34, G76, G78 指令),螺纹距离用F7 位数或E8 位数来表示。 螺纹的螺距指令范围是0.0001~999.9999 mm/转(F7 位数)或0.0001~999.99999 mm/转(E8 位数) (输入单位为μm)。
|
精确停止检查(G09) |
1. 功能及目的 刀具的进给速度急促变化时,为了防止机械的振动及防止转角切削时圆角的发生;机械减速停止后,定位 的状态或减速时间的经过确认后,次一单节的指令才开始执行。为达成这些目的的功能即为精确停止检查 功能。 以机械参数”#1193 inpos”选择为减速检查时间的控制或为定位的控制。当”#1193 inpos”为1 时为定 位有效。 定位幅宽由机械制造厂依伺服参数画面的参数”#2224 sv024”设定。
2. 指令格式 G09 G0 1(G02, G03); 精确停止检查G09,仅有效于(G01~G03)的切削指令。 3.举例
 |
精确停止检查模式 (G61) |
1. 功能及目的 G09 实现的精确停止检查仅对含有G09 的单节进行定位宽度状态确认。G61 指令为持续有效指令,所以, 在G61 指令后的切削指令(G01~G03)全部在各单节的终点减速,执行定位宽度状态的
2. 格式 G61; 在G61 单节进行定位检查以后,在检查模式取消之前皆会在切削指令单节的终点进行定位检查。 |
自动转角进给倍率调整 ( G62 ) |
1. 格式 G62;
2. 功能 对于刀具径补偿中的切削,在内侧转角切削或自动转角R 的内侧切削时,为了减轻切削时的负荷,切削 进给速度可以自动地进行倍率调整的功能。 自动转角进给倍率调整,在刀具径补偿取消 (G40)、精确停止模式(G61)、攻丝模式(G63)或切 削模式(G64)指令执行前持续有效。 3.详细说明 加工内侧转角时 内侧转角切削时,切削量愈大,切削负荷亦愈大,在该转角处参数设定范围内,进给速度自动地 倍率调整,使切削速度下降以抑制负荷的增加,得到良好的切削加工。 但是,在精切削形状程序时才有效。
 (1) 操作 (a) 无自动转角进给倍率调整时 在图1 中刀具沿① → ②→ ③ 的顺序移动,③ 处切削量比② 处增加阴影区S 的面积, 故负荷亦增加。 (b) 有自动转角进给倍率调整时 在图1 中内侧转角的角度θ在参数设定的角度以下时,减速范围Ci 内,自动地以参数设定 的倍率调整进给速度。 (2) 参数设定 使用者加工参数中可设定如下的参数:
|
攻丝模式 ( G63 ) |
1. 格式
G63; 2. 功能 在G63 指令下,变为如下适宜于攻丝加工的控制模式。 (1) 切削倍率调整固定为100% (2) 单节间连接处的减速指令无效 (3) 运转保持无效 (4) 单一单节停止无效 (5) 攻丝模式中的信号输出 G63 可用精确停止检查模式(G61)自动转角倍率调整(G62)或切削模式(G64)取消。 |
切削模式 ( G64 ) |
1. 格式
G64; 2. 功能 G64 指令使用时,NC 以实现平滑切削面的切削模式加工。此模式与精确停止检查模式(G61)相反,在 切削进给单节间不作减速停止,而是连续的执行下一单节。 G64 指令可用精确停止检查模式(G61),自动转角倍率调整(G62)或攻丝模式(G63)取消 |
G 73 粗加工循环切削量(G73) |
1. 格式 G73 Ui Wk Rd ; G73 Aa Pp Qq Ww Ff Ss Tt;
Ui :X轴方向切削预留量 Wk:Z轴方向切削预留量 Rd :分割次数 Aa :加工路径的程式号码(如在执行中的程式,则可省略) Pp :加工路径的开始顺序号码(如从程式的前头开始,则可省略)。 Qq :加工路径的终了顺序号码(如在程式最后,则可省略),但是Q指定的号码,在M99指令之后,则以M99为主。 Uu:X轴方向的预留量 Ww:Z轴方向的预留量 Ff :切削速度 Ss :主轴速度 Tt : 刀具选取
2. 功能 本功能用于重复切削一个逐渐变换的固定形式,用本循环,可有效的切削一个用粗加工段造或铸造等方式已经加工成型的工件。
 |
每秒延时;G04 |
1. 格式
G04 Xx/Pp; x, p……延时时间
2. 功能 本功能为通过程序指令暂时停止机械的移动,实现时间等待状态的功能。由此可以延迟下一单节的开始。 时间等待状态可以通过输入跳跃信号取消。
3.详细说明 (1) 根据X 指定的延时时间设定小数点指令有效。 (2) 根据P 指定的延时时间指定通过参数“#8112”可以切换小数点指令有效?无效。参数设定小数点 指令无效时,P 指定的小数点以下的指令视为无效。 (3) 小数点指令有效?无效时的延时时间指令范围如下: 小数点指令有效时指令范围 小数点指令无效时指令范围 0.001~99999.999(秒) 1~99999999(×0.001 秒) (4) 参数“#1078 Decpt2”设定为1 时,可以将没有小数点时的延时时间设定单位设定为1 秒。只在X 以及小数点指令有效时的P 有效果。 (5) 延时指令在前一单节有切削指令时,从减速停止结束后才开始计算延时时间。 另外,向与M, S, T, B 指令相同的单节进行指令时,同时起动。 (6) 内部锁定时,延时功能亦有效。 (7) 机床锁住时延时功能亦有效。 (8)通过事先设定参数#1173 dwlskp,可以取消延时。被设定的跳跃信号在延时时间内被输入时,将不 继续剩余时间的延时而进行下一单节的处理。
|
恒表面速度控制 ( G96, G97 ) |
1. 格式 G96 Ss Pp;恒表面速度有效 Ss : 指定周速度 Pp : 指定恒表面速度控制轴 G97 ;恒表面速度取消
2. 功能 在直径方向作切削时,随着坐标值的变化,自动控制主轴的转速,使加工切削点的速度保持一定。 3.详细说明 (1) 恒表面速度控制轴可用参数 (#1181 G96_ax) 设定。 0 ︰第一轴固定(P 指定无效) 1 ︰第一轴 2 ︰第二轴 3 ︰第三轴 (2) 上述的参数不是0 时,以地址P 可指定恒表面速度控制轴。 (例)G96_ax =1 之时
(3) 切换程序及操作例 
|
刀尖半径补偿(G40, G41, G42, G46) |
1. 格式 G18(Z X 平面)G41/G42 X_ Z_ I_ K_; 此时移动模式请用直线指令(G00, G01)
2. 功能及目的 G41/G42 和I, J, K 在同一程序段时,可变更补偿方向。 程序刀具补偿输入(G10)1.功能和目的 G10 指令可设定/变更刀具补偿量和工件补偿量。用绝对值(X,Z,R)指令时补偿量变成为新的值,增量 值(U,W,C)指令时将目前的设定补偿量加上指令补偿量形成新补偿量。 2.格式 (1) 工件补偿输入(L2) G10 L2 P_ X_ (U_) Z_ (W_); P_ :补偿号码 X_ :X 轴补偿量 (绝对) U_ :X 轴补偿量 (增量) Z_ :Z 轴补偿量 (绝对) W_ :Z 轴补偿量 (增量) (2) 刀具长度度补偿输入(L10) G10 L10 P_ X_ (U_) Z_ (W_) R_ (C_) Q_; P_ :补偿号码 X_ :X 轴补偿量 (绝对) U_ :X 轴补偿量 (增量) Z_ :Z 轴补偿量 (绝对) W_ :Z 轴补偿量 (增量) R_ :刀尖半径补偿量(绝对) C_ :刀尖半径补偿量(增量) Q_ :假想刀尖点 (3) 刀尖磨耗补偿输入(L11) G10 L11 P_ X_ (U_) Z_ (W_) R_ (C_) Q_; P_ :补偿号码 X_ :X 轴补偿量 (绝对) U_ :X 轴补偿量 (增量) Z_ :Z 轴补偿量 (绝对) W_ :Z 轴补偿量 (增量) R_ :刀尖半径补偿(绝对) C_ :刀尖半径补偿(增量) Q_ :假想刀尖点 |
点击这里加载第二部分
版权声明: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点击上面赞赏我们。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